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。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,体高200厘米;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,体高仅95厘米,所谓矮马仅高60厘米。
头面平直而偏长,耳短。四肢长,骨骼坚实,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,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(俗称夜眼),蹄质坚硬,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。毛色复杂,以骝、栗、褐色、青和黑色居多;皮毛春、秋季各脱换一次。汗腺发达,有利于调节体温,不畏严寒酷暑,容易适应新环境。胸廓深广,心肺发达,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。食道狭窄,单胃,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,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。无胆囊,胆管发达。牙齿咀嚼力强,门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,装鞍时放衔体,以便驾御。根据牙齿的数量、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,听觉和嗅觉敏锐。两眼距离大,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%,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;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,对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,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。头颈灵活,两眼可视面达330°~360°。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,感光力强,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,马是站着睡觉的。
与一些拥有惊人智商的啮齿类动物一样,马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,拥有惊人的长期记忆力。根据《动物行为》杂志刊登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,与驯马师等它们熟悉的人有过愉悦经历的马--尤其是那些受到鼓励的马--在分开几个月后更有可能记住这些人,同时也对这些人表现出更大的喜爱。
人们对城市景观,环境艺术的认识和要求逐渐提高,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能在城市街头看到一些民俗铜雕小品,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传统民俗,看上去很是有趣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,铜雕的出现使得街头看上去更加有生活气息,充实了街头文化。 铜雕艺术是依附于特定环境之中,铜雕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,同时,没有建筑的存在,铜雕变得孤立空虚,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,在根基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化挖掘,采取古法新意或者古意新法的实施原则,这样对整个建筑的审美,文化内涵,形式语言,整体风格有着重要意义。 现代人物是大型人物铜雕中的一种表现形式,现代中把名人及有代表意义的人物以铜雕的手法表现出来,一方面有教育意义,一方面也是现代人物铜雕艺术的价值体现。